当科技圈还在讨论“月更”算不算快时,腾讯混元大模型旗下的“元宝AI”直接甩出一张王炸时间轴——过去35天内狂推30次更新!从底层架构升级到用户体验优化,这场国产AI的“高频进化”彻底颠覆行业认知。我们独家拆解这份更新清单,揭秘腾讯如何用“中国速度”重新定义大模型竞争规则。
时间轴清晰显示,从2月13日到3月18日,元宝AI几乎以“日更”节奏推进:
• 核心技术迭代:2周内先后接入DeepSeek-R1、混元T1双模型,上线“深度思考满血版”,算力爆发式增长;
• 跨界融合:紧急支持微信搜索、公众号内容读取、腾讯文档互通,生态壁垒被彻底打通;
• 终端全覆盖:电脑版上线、手机端大字体/深色模式适配,甚至灰度测试“截图提问”功能,全场景覆盖野心尽显。
网友惊呼:“这哪是更新日志?分明是AI界的《史记》编年体!”
• 元宝已经变成比DeepSeek官网更好用的应用了,再也不会出现DeepSeek服务器繁忙
更新清单中藏着三大行业突破点:
“脑机协同”革命
• 独创“可折叠思考过程”功能,让AI推理像PPT动画一样可视化;
• “点赞/接着聊”反馈机制,实现人类与AI的“情绪化交互”。
办公场景核爆点
• 对话一键转长图、语音输入即时转文档,效率提升300%;
• 电脑版支持截图提问,被职场人称为“会议纪要杀手”。
感官全开体验
• 新增「大话至尊皇」音色+智能降噪,语音交互堪比真人;
• 深夜加班党的福音——全局深色模式凌晨紧急上线。
对比国内外大模型更新频率(ChatGPT平均月更、文心一言双周更),元宝的“超频战术”暴露腾讯三大野心:
生态卡位战:通过微信/QQ/文档的深度捆绑,打造“离开腾讯系就无法完整使用”的AI体验;
场景闪电战:用35天覆盖竞品半年才能实现的功能矩阵,迫使对手陷入被动追赶;
用户驯化术:高频更新培养用户“每日发现新功能”的依赖感,形成滚雪球效应。
元宝的更新清单已引发连锁反应:
• 某竞品内部邮件泄露:“即日起组建‘24小时响应小组’”;
• 投资人转向关注“团队迭代能力”而非单纯参数规模;
• 网友自发制作“元宝更新日历”,催更文化蔓延AI圈。
当ChatGPT还在用“我们发现了一个漏洞”作为更新说明时,腾讯元宝已用30次迭代证明:AI的终极战场不在技术实验室,而在用户指尖每一分钟的体验进化。这场“中国速度”的表演才刚刚开场——下次更新,或许就在你读完这篇文章的下一秒。